枢机什么意思(牧首和枢机什么关系)

一、用比对法判断内容概括是否有误

1.比对关键词语,看是否曲解文意

命题方式

故意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思,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,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设误方式

比对方法

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、对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、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,要注意比对选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

边练边悟1

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,认真比对,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。

选项:(2020年新高考全国卷Ⅰ第12题D项)左光斗饱受迫害,死后得以平反。他家中受到株连,母亲、兄长以及同宗群从十余人被迫害致死,直到魏忠贤被诛,他才受到追赠,谥为忠毅。

原文:光斗既死,赃犹未竟。忠贤令抚按严追,系其群从十四人。长兄光霁坐累死,母以哭子死。都御史周应秋犹以所司承追不力,疏趣之,由是诸人家族尽破。忠贤既诛,赠光斗右都御史,录其一子。已,再赠太子少保。福王时,追谥忠毅。(节选自《明史·左光斗传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原文说左光斗母“以哭子死”,选项将其曲解为“被迫害致死”。

2.比对添加内容,看是否无中生有(于文无据)

命题方式

在选项中故意添加一些貌似合理的内容,“制造”出错误选项

比对方法

看选项哪点内容是原文中没有的,两相比对,看这点内容在原文中是否有根据

边练边悟2

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,认真比对,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。

选项:第二段概括周秦文字的演变。重点论述了小篆和隶书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原因,字里行间表现出对字体隶书化的肯定之意。

原文:(第二段)及宣王太史籀著《大篆》十五篇,与古文或异。至孔子书六经,左丘明述《春秋传》,皆以古文,厥意可得而说。其后,诸侯力政,不统于王,恶礼乐之害己,而皆去其典籍。分为七国,田畴异亩,车涂异轨,律令异法,衣冠异制,言语异声,文字异形。秦始皇初兼天下,丞相李斯乃奏同之,罢其不与秦文合者。斯作《仓颉篇》,中车府令赵高作《爰历篇》,皆取史籀大篆,或颇省改,所谓小篆者也。是时秦烧灭经书,涤除旧典,大发隶卒,兴役戍,官狱职务日繁,初有隶书,以趣约易,而古文由此绝矣。

(节选自汉·许慎《〈说文解字〉叙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“肯定之意”于文无据。

参考译文

到周宣王的时候,(一个)名叫籀的太史官作《大篆》十五篇,跟古文稍有不同。直到孔子编写六经,左丘明写《春秋传》,都用古文,字的意义还能够说明。此后,各国诸侯互相征伐,不服从周天子,(他们)讨厌礼乐妨害自己,于是都废弃旧时的典章书籍。(当时)天下分为七国,各国田亩划分的制度不同,车路轨道的宽窄不同,法律制度不同,衣冠形式不同,语言的声音不同,文字的形体也不同。秦始皇刚刚统一天下,丞相李斯就上书建议(把这些混乱现象)统一(起来),废除那些跟秦朝文字不同的(书写形式)。李斯作《仓颉篇》,中车府下令让赵高作《爰历篇》,都是用史籀大篆,有的稍微进行一些改变或简化,这就是所说的小篆。这个时候秦王朝烧毁了经书,废除了过去的典籍,大量发动隶卒,兴起役戍,行政事务、监狱案件一天天繁杂起来,开始产生隶书,以求简便,古文从此不用了。

3.比对人物,看是否张冠李戴

命题方式

在选项中将原文某人做的事、说的话“移花接木”到另一个人物身上,导致对象错位

比对方法

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、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,产生的不同结果,防止张冠李戴、颠倒事实。辨析时应重点抓住“是谁,在何时何地,说过什么话,做过什么事”,尤其要看主语、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

边练边悟3

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,认真比对,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。

选项:文章结尾,作者写欧阳修没有时间读自己多次呈上的文章,于是退而静处,不敢再见到作者,觉得很是有愧于朋友,确实不应该说那些戏言。

原文:(结尾)惟其愚而不顾,日书其所为文,惟执事之求而致之。既而屡请而屡辞焉,曰:“吾未暇读也。”退而处,不敢复见,甚惭于朋友,曰:“信矣,其戏也!”虽然,天下不知其为戏,将有以议执事,洵亦且得罪。执事怜其平生之心,苟以为可教,亦足以慰其衰老,唯无曰荀卿云者,幸甚!(节选自苏洵《上欧阳内翰第二书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根据原文句意可知,“不敢再见到作者,觉得很是有愧于朋友,确实不应该说那些戏言”错,此处写的是苏洵自己而不是欧阳修。

参考译文

正因为我愚顽而不考虑(实情),每天写出自己的文章,只选择执事(翰林学士您)而把文章呈送上去。已经屡次呈上而您屡次推辞了,说:“我没有时间看。”(我)退回来静处,不敢再去见您,甚至对于朋友也觉得很惭愧,说:“确实如此,您的话是戏言!”虽然这样,天下人(却)不知道您的话是戏言,将会对执事(翰林学士您)有所议论,我也将受冤枉。执事(翰林学士您)怜悯我平生的志向,如果认为我值得教导,也足够可以安慰我衰老的样子,只希望您不要说(我的文章像)荀子,(我便觉得)很幸运了!

4.比对时间、地点,看是否时间、地点颠倒

命题方式

在选项中把某一时间、地点发生的事转换到另一时间、地点

比对方法

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,人物行为、事件发生的地点,并与原文进行比对,厘清人物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,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,防止地点错误

边练边悟4

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,认真比对,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。

选项:黎士弘治民有术,注重民生。他在玉山县建立学校,并招集流亡百姓,开垦田地以恢复旧业,也注重让民众休养生息。

原文:(黎士弘)署玉山县事,立学建治,招集流亡,垦田定赋,民复旧业。裁缺,改授永新知县。政清狱简,与民休息。(节选自《清史稿·黎士弘传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根据原文,“与民休息”是黎士弘“改授永新知县”后做的事,并非在玉山任上。

5.比对句间因果关系,看是否因果失当

命题方式

这类干扰项往往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硬说成有因果关系,或者颠倒了“因”和“果”两者之间的关系

比对方法

注意选项中“因此”“所以”“以致”等表因果的词语,与原文相关句子比对一下,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

边练边悟5

 阅读下面的选项与原文,认真比对,看看选项概括分析是否有误。

选项:(2020年江苏卷第6题B项)赵太夫人当年待字闺中时,烧得一手好菜,父亲的好友十分欣赏,命其子前来求亲。

原文:太夫人姓赵氏,其先江陵人,景泰间徙公安,遂占籍,四传为处士文深。赠中宪东谷公与处士同里闬,雅相欢也,因悉太夫人勤慎状,曰:“是真我家妇。”遂命方伯公委禽焉。

(节选自袁宗道《外大母赵太夫人行状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“父亲的好友”是因为“悉太夫人勤慎状”,才命其子前来求亲,并非因为太夫人“烧得一手好菜”。

二、重点关注五种“赏析”内容

浙江卷“赏析”选项涉及的角度很广,有选材组材方面的,有艺术手法尤其是写人手法方面的,更有语言、结构方面的。具体说来,要关注的“赏析”内容有以下五个方面:

1.写作意图。即作者在文中所阐发的道理,对文中人与事所表达的情感态度。这一点是“赏析”的重点。阅读解答时,要牢牢抓住文中的议论抒情文字。

2.写作角度。对写作对象的叙写及议论说理的方式,要注意其表达角度的正面与反面、直接与间接、明确与含蓄、立论与驳论等,如果选项中出现了这些敏感词语,一定要格外留心。

3.写作手法。其范围很广,但对浙江卷来说,因其选文主要是写人散文与议论散文,故重点关注写人手法与论证手法,尤其是对比手法。阅读解答时,对手法术语的使用要格外留心。

4.写作效果。这一点是与写作手法等紧紧联系在一起的。阅读解答时,也要看选项对手法的表达效果的判断是否恰当。

5.语言特色。浙江卷“赏析”语言,不太重视对局部语言的赏析,而是关注全文的语言特色(风格)。如2015年浙江卷第18题D项中的“语言质朴流畅”,就是对全文语言特色(风格)的赏析。阅读解答时,重在看其对语言特色(风格)的判断是否准确。

一、比对法专练

比对下面的选项与原文,看看选项存在什么问题。

1.选项:一场大火烧毁了钱牧斋竭尽精力购置的百万卷藏书,唯独《钱注杜诗》巍然独存,作者感慨道,那必定是杜甫精魂在暗中默默呵护的结果。

原文:嗟乎!牧斋先生(指钱牧斋)仕宦垂五十年,生平精力购古书百万卷,作楼登而藏之,名曰“绛云”。一旦弗戒于火,皆为祝融取去,而《杜诗笺注》巍然独存于焦头烂额之余。杜曲浣花,拂水红豆。千载而遥,精气相感。默相呵护,有如是乎?

(节选自《〈钱注杜诗〉序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张冠李戴,原文说的是《杜诗笺注》独存,而非《钱注杜诗》。

参考译文

唉!钱牧斋先生做官将近五十年,生平用心购置百万卷古书,建了一栋楼来珍藏这些书,把这个藏书楼命名为“绛云楼”。突然有一天家里失了火,这些书全都被火神取走了,唯独《杜诗笺注》残存在焦头烂额之中。想当年杜甫隐居在浣花溪边,钱牧斋先生生前也曾造拂水山庄和红豆山庄。(杜甫和钱牧斋所建之楼都与水有关)他们二人相隔千年却为精气所感应,默默地呵护这本书,有像这样神奇的吗?

2.选项:古代帝王就有通过下级官员献上的诗歌来观察民情、了解施政得失的制度,后来这一制度曾经因为无人献上诗歌而废弃。

原文:古者天子巡狩而至诸侯之间,则命太师陈诗,以观民风。其后巡狩废而陈诗亡。(节选自明·王阳明《〈两浙观风诗〉序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“后来这一制度曾经因为无人献上诗歌而废弃”因果倒置。原文“其后巡狩废而陈诗亡”的意思是,后来巡狩制度废除了,陈述诗歌制度也就消亡了。

3.选项:文章列举前代修史中正反两方面的史实,赞颂历代帝王的盛德,批评沈约、欧阳修等人明哲保身的做法。

原文:历观前代,沈约撰《宋书》,疑立《袁粲传》,齐武帝曰:“粲自是宋忠臣,何为不可?”欧阳修不为周韩通立传,君子讥之。元听湖南为宋臣李芾建祠,明长陵不罪藏方孝孺书者,此帝王盛德事。为人臣子处无讳之朝,宜思引君当道,臣各为其主,凡一切胜国语言,不足避忌。(节选自清·姜宸英《奇零草序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“批评沈约、欧阳修等人明哲保身”无中生有。

参考译文

回看前代历史,沈约撰写《宋书》,对是否为袁粲立传有疑虑,齐武帝说:“袁粲本是宋朝的忠臣,为什么不可以立传呢?”欧阳修不为北周的韩通立传,君子批评他的做法。元代听任湖南民众为南宋忠臣李芾建祠堂,明成祖不给藏有方孝孺书的人治罪,这些都是表现帝王盛德的事情。作为臣子的,处于没有忌讳的时代,应该想着引导国君走正当的道路,做臣子的各为其主,所有前朝的文字著作,不该回避忌讳。

4.选项:有富人教唆奴仆催租伤人,为逃避治罪,逼迫奴仆冒充自己去顶罪,被石公识破,最终被抓捕到案,依法治罪。

原文:富人责租,使其奴殴逋者。(石公)并录之。主惧,匿不出;捕急,其徒计赂人代焉。至廷下,(石公)曰:“是富人耶?衣冠则尔,其质乃贱隶。”袒视之,肤革皲瘠,果其家役仆也。杖去,直得其主而坐之。(节选自文同《屯田郎中石君墓志铭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富人“逼迫奴仆冒充自己去顶罪”错,应是他的党羽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,曲解文意。

参考译文

有一个富人催逼租粮,让他的奴仆打伤了拖欠租粮的人。(石公)下令一并抓捕审讯。主人害怕,藏匿不出。官府追捕得很急迫,他的党羽就谋划收买别人来代他顶罪。人犯被抓到了公堂,石公说:“这是富人吗?衣服和帽子的确是富人的,本人却是个低贱的奴仆。”剥下衣服一看,这个人皮肤皴裂,身体瘦弱,果然是富人家的奴仆。石公对他处以杖刑后把他赶走,直到最后抓捕到了他的主人,依法治罪。

5.选项:高石门早年才华卓著,工书善画,因为科场失利,不以功名为意,一世孤洁。

原文:晋安石门子早善属词,不乐进士业,遂洗意爵禄之门,而结霞上之居,自号霞仙。善画,善隶草,善八分书。家贫,性嗜酒,日以饮为事。由是孤洁一世,知名海内。(节选自明·丘云霄《高石门传》)

答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答案 因果不当,高石门“洗意爵禄之门”并不是因为科场失利。

参考译文

晋安的石门子早年善于写作,不喜欢在士子的举业上进取,也就无意于求取官爵和俸禄之道,于是结庐隐居,自己取号为“霞仙”。(石门子)擅长作画,擅长写隶书草书,擅长八分书。(他)家里贫穷,生性嗜好喝酒,每天以喝酒为事。因此一生孤高清白,在海内闻名。

二、选择题

阅读下面的文言文,完成文后题目。

辨 志

[清]张尔岐

人之生也,未始有异也;而卒至于大异者,习为之也。人之有习,初不知其何以异也;而遂至于日异者,志为之也。志异而习以异,习异而人亦异。志也者,学术之枢机,适善适恶之辕楫也。枢机正,则莫不正矣;枢机不正,亦莫之或正矣。适燕者北其辕,虽未至燕,必不误入越矣。适越者南其楫,虽未至越,必不误入燕矣。呜呼,人之于志,可不慎欤!

今夫人,生而呱呱以啼,哑哑以笑,蠕蠕以动,惕惕以息,无以异也。出而就传,朝授之读,暮课之义,同一圣人之《易》《书》《诗》《礼》《春秋》也。及其既成,或为百世之人焉,或为天下之人焉,或为一国之人、一乡之人焉,其劣者为一室之人、七尺之人焉,至其最劣则为不具之人、异类之人焉。言为世法,动为世表,存则仪其人,没则传其书,流风余泽,久而愈新者,百世之人也。功在生民,业隆匡济,身存则天下赖之以安,身亡则天下莫知所恃者,天下之人也。恩施沾乎一域,行能表乎一方,业未大光,立身无负者,一国一乡之人也。若夫智虑不离乎钟釜,慈爱不外乎妻子,则一室之人而已。耽口体之养,徇耳目之娱,膜外概置①,不通疴痒者,则七尺之人。笃于所嗜,瞀乱②荒遗,则不具之人。因而败度灭义,为民蠹害者,则为异类之人也。岂有生之始,遽不同如此哉?习为之耳!习之不同,志为之耳!志在乎此,则习在乎此矣;志在乎彼,则习在乎彼矣。

子曰:“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”言志之不可不定也。故志乎道义,未有入于货利者也;志乎货利,未有幸而为道义者也。志乎道义,则每进而上;志乎货利,则每趋而下。其端甚微,其效甚巨,近在胸臆之间,而远周天地之内;定之一息之顷,而著之百年之久。孟子曰:“鸡鸣而起,孳孳为善者,舜之徒也。鸡鸣而起,孳孳为利者,蹠③之徒也。欲知舜蹠之分,无他,利与善之间也。”人之所以孳孳终其身不已者,志在故耳。志之为物,往而必达,图而必成。及其既达,则不可以返也;及其既成,则不可以改也。于是为舜者安享其为舜,为蹠者未尝不自悔其为蹠,而已莫可致力矣。岂蹠之聪明材力不舜若欤?所志者殊耳。呜呼!学者一日之志,天下治乱之原,生人忧乐之本矣。

孟子曰:“士何事?曰,尚志。”《学记》曰:“凡学,官先事,士先志。”张子曰:“未官者使正其志。”教而不知先志,学而不知尚志,欲天下治隆而俗美,何由得哉?

(选自《蒿庵集》,有删改)

 ①膜:人体薄皮样组织,这里代指人体。概置:一概放置不管。②瞀乱:昏乱。③蹠:盗蹠,柳下惠之弟。

6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  )

A.作者认为人的差异取决于人的习惯,而习惯又取决于人的志向,人的志向决定了人生的价值与地位,志向既是人生忧乐的根本,又是社会治乱的源头。

B.作者认为舜一类的人志在道义,蹠一类的人志在货利;若达成目标后再想改变志向已不可能,所以像蹠一类的人自始至终都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。

C.作者行文先简论“志”的重要性,再列举人的差异性表现及其影响以进一步阐明“志”的作用,进而分析差异形成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,结构严谨。

D.作者运用比喻、对比的论证方法,将“志”“习”“异”三者的关系说得明白、深刻而生动形象;引用孔孟论志之言,增强了论证力度,增添了说理文采。

答案 B

解析 “像蹠一类的人自始至终都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而后悔”与文意不符。

7.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  )

A.文章阐述了“志”“习”“异”三者的关系在于:志向不同,习惯就不同;习惯不同,人之为人就不同。

B.文章第二段由优到劣、由高到低,详细区分了七类人的不同。

C.文章引用了孔子和孟子的原话,论述了立志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,增强了论证力度,增添了文采。

D.文章语言整齐有力,又层次井然。其中大量使用了排偶句式,间杂感叹、反问句式,增强了语气和说服力。

答案 C

解析 文章引用孔子的原话意在论述立志在道义和货利的不同。

参考译文

人刚生下来,没有多少不同;而最终发展到大不相同,是习惯造成的。人所有的习惯,起初不知道它有什么不同;而就此一天天有了差别,是志向导致的。志向不同了,习惯便不同;习惯不同了,人也就不同了。志向,是做学问的关键,也是一个人向善或向恶的车船。关键部分正了,那么没有不正的;关键部分不正,就没有什么是正的了。到燕地去的车子向北行,虽然没到燕,一定不会走错到越。去越地的船向南行,虽然没到越,一定不会走错到燕。唉,人对于志向,能不慎重吗?

每一个人生而呱呱地哭着,哑哑地笑着,蠕蠕地动着,惕惕地息着,没有什么不同。出去拜师学习,早上授他诵读,晚上教他意义,一样是圣人的《易》《书》《诗》《礼》《春秋》五经呀。等到学成了,有的做了百世的人,有的做了天下的人,有的做了一国的人、一乡的人,那劣等的是做了一室的人、七尺的人,至于最劣的是做了不完全的人、做了异类。言说成为世上楷模,行动成为世人表率。活着,人们以他为榜样;死了,人们流传他的书。流风余泽,时间越久就越有新的内涵,这是流芳百世的人。功绩在养民,事业隆重,匡济天下,活着,那么天下依靠他而得以安宁;身亡,那么天下不知依靠谁,这是天下的人。恩泽施与一地,行为能成为一方的表率,事业虽没大发展,立身而无愧于世,这是一国一乡的人。至于那些心思不离开米粮,慈爱不超出妻子儿女的,那只是一室的人。沉溺于口腹的满足,追求视听的享乐,身子外一概不问,不关痛痒的,那只是一个普通的人。沉溺于嗜好,昏乱无度,逸乐迷失,那是不完整的人。因此而败坏法度和道义,成为百姓祸害的,那就是异类。难道人生一开始,就有这样的不同吗?习惯造成的啊!习惯的不同,又是志向不同造成的!志向在这里,那么习惯就在这里;志向在那里,那么习惯就在那里。

孔子说:“如果立志在仁上,那就不会做恶。”这是说志向是不可不定的。所以志向在道义,就不会沉迷于货利;志向在货利,就不可能希望他做合乎道义的事。志向在道义,每次行动就能进步;志向在货利,每次行动都会退步。那发端很小,效力很大,近在自己心里,远遍天地之间;在一呼一吸间定夺,显著于百年之久。孟子说:“鸡鸣就起来,勤勉努力地行善的,是舜一类的人。鸡鸣就起来,勤勉努力地谋利的,是蹠一类的人。要知道舜、蹠的区别,没有别的,无非在贪利和行善之间罢了。”人之所以勤勉努力终身不停止,是志向存在的缘故。志向这东西,去做了就一定能达到,谋划了就一定能成功。等到已经实现,就不可以反转;等到已经成功,就不可以更改。于是做舜的安享做舜一类的人,做蹠的未尝不后悔自己成为蹠一类的人,可是已经无从着力了。难道盗蹠的智慧与力量比不上舜吗?所立的志向不同罢了。唉!求学的人一天所立的志向,就是国家治乱的源头,人们忧乐的根本啊。

孟子说:“士人该做些什么?答,应该尊崇志向。”《学记》上说:“凡是学习,为官先要学做事,为士先要立志。”我说:“没有做官的,要先使他的志向端正。”教育而不知道先使人立志,学习而不知道尊崇志向,要想把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且风俗淳美,那么从哪里实现呢?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(0)
dxxdxx

相关推荐

  • cute音标(英语音标)

    英语发音、拼读很简单!可能是最全的音标教程分享给大家! 巧记48个音标简表: 熟悉后反复复习巩固的可用表格: 二. 音节与音节划分知识 1. 音节 以元音为主体构成的发音单位,一般说来元音发音响亮,可以构成音节,辅音发音不响亮,不能单独构成音节([m] [n] [? ] [l]例外)。从单词拼写形式上看,有几个元音字母就有几个音节。 2. 音节的划分 ① 在…

    2024年7月9日
  • 铁和硫反应方程式(铁与硫加热反应)

    说教材“烂”是少部分人夸张的说法,其实课本知识有其编排的规律和体系。 书法作品——摄于三都高级中学 铁及其铁的化合物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汇总。 1.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[实验1-1](P9页)氢氧化铁胶体制备; 2.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(P23页)铁与硫酸铜反应; 3.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…

    2024年9月1日
  • 武汉大学专业排名 武汉大学王牌优势专业有哪些

    一:武汉大学王牌专业名单 2024年国家级特色专业25个:国际经济与贸易、核工程与核技术、环境工程、历史学、物理学、遥感科学与技术、思想政治教育、法语、法学、新闻学、信息安全、通信工程、软件工程、水利水电工程、口腔医学、哲学、汉语言文学、化学、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数学与应用数学、地理信息系统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图书馆学、经济学、生物技术(武汉大学排名全国第几…

    2024年4月11日
  • stop过去分词(start的过去分词)

    上节课我们讲了过去进行时,现在我们讲解过去完成时(The Pass Prefect )。 过去完成时,表示过去某一时刻或某一动作之前已经完成的动作或状态。通常我们用“过去的过去”来比喻过去完成时。 过去完成时句中常有一个表示过去的“时间状语”或“从句”。如:before… (在…之前 ) , not …until&#823…

    2024年9月19日
  • 群落的演替(群落演替ppt课件)

    群落演替只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吗? 高中生物教与学 在人教版教材“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”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一节中,把群落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,这是根据起始条件为划分的依据。 那么,群落演替是否只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? 二、群落演替的类型其实,在生态学中,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有 多种分类方法。 1.依据演替的起始条件划分 类型 定义 实例 初生演替 …

    2024年6月28日
  • 厘清是什么意思(厘清和理清是什么区别)

    文/孙延宜(山东) 人行道路破损、沿街商铺门前道路破损、小区出入口附近花砖缺失……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,却往往牵扯开发商、物业、超市、银行、停车管理等诸多单位,导致管理维护“界限”模糊,责任难以厘清,成为基层治理中的难题。如何解开这些管理中“线团”?近期济南市章丘区“小网兜”疑难会商平台通过专题会商,抽丝剥茧,从实践中厘清思路,给出“标准答案”。 这是2022…

    2024年6月30日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9519141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