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谷和山脊的区别(凸高为脊凸低为谷什么意思)

知识点

山谷、山脊的区分

山谷和山脊的区别(凸高为脊凸低为谷什么意思)

(1)山谷线、山脊线的特点

①山谷线:等高线向高处弯曲,一般发育着山谷、河流;

②山脊线:等高线向低处弯曲,一般为山坡,很少发育河流。

(2)判断技巧

①沿着等高线延伸的方向,作出山谷线、山脊线;

②垂直于山谷线/山脊线,画一条直线(蓝线),与山谷线/山脊线相交(绿色的圆点),并与两侧的等高线相交(红色五角星)。

③比较中间(绿色圆点)的海拔,与两侧等高线交点(红色五角星)的海拔。如果中间高,两侧低,则为山脊(图中的②号线);如果中间低,两侧高,则为山谷(图中的③号线)。

图1 山脊与山谷的判断技巧


例题

如下图所示,等高线的间距为100m,西北侧山峰的海拔为580m,东南侧Q点的海拔可能为多少米?

图2 例题

答案:400m~500m

精讲精析:(1)判断西部的地形与海拔。下图中,西部的多条等高线的弯曲,都具有同步性,因此可以判断西部是一个连续的坡,因此从西北侧的山峰开始,海拔会逐渐下降(等高距为100m):500m、400m、300m。下图中的红线代表着山脊线(等高线向低海拔弯曲),蓝色线代表着山谷线(等高线向高海拔弯曲)。

图3 山脊线与山谷线

(2)判断河谷两侧的海拔,进而判断Q点海拔。一般来说,河流都发育在海拔较低的山谷,两侧山谷的海拔都会高于河流,即河流两侧山谷的海拔,应该具有相似性。因此图中河流两侧等高线数值,应该一致,都为300m。图中右侧的地形中,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一致,表明它是一个连续的坡,因此海拔由河流至Q点,海拔应该具有连续性,即逐渐升高。由此可判断出Q点的海拔:400m~500m。

图4 河流两侧的高度一致


总结

山脊、山谷的判断,主要有两个小技巧:

山脊线向低海拔凸出,山谷线向高海拔凸出;

山脊线中间高两侧低,山谷线中间低两侧高。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(0)
dxxdxx

相关推荐

  • 软件开发好学吗(软件开发一般需要多少钱)

    这回真放弃了,软件开发创业真的太难了,真不是人干的事情,下定决心不再接定制开发项目了,以后就专心打磨自己的小程序系统产品。 图2345,就是最近这几天,一个客户签了3次合同,包括一次来公司现场签约,而且在谈好需求第2天,就给我说那就合作做一个,结果还是水了,说什么股东怕源码麻烦,呵呵。 这已经是这2个月来签了5,6个合同都不付款的其中一个了,另外还有10个都…

    2024年7月6日
  • 生态工程的原理(高中生物生态学四个基本原理)

    基础教育精品课:生态工程基本原理。 邸建文。 高中的同学们大家好,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课题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。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:整体、协调、循环、自生等。这四大基本原理在考试过程当中应该填哪一个了?因为近几年生态工程是考试的重点热点,所以今天我带着大家一起精读课本,从课本当中找一些填写的关键词。 ·第一个,自生。自生原理课本上有这样一句原文:在考虑自生原…

    2024年6月26日
  • 数学不会就是不会(学不懂数学)

    转眼间,高考只剩3个月了,千万人过独木桥。 数学这门学科,是重头戏,是很容易拉开分数。这主要是受限于自身的理解能力,还需要大量的题海战术,不断的总结、归纳。学会举一反三,方能笑傲江湖。 数学伴随着一生,有的人一生都受困于数学。 数学靠理解,下面这样的理解就比较透彻。 数学就像恋人,有时候,一错过,就是一辈子。 人被逼急了,什么都做得出来,除了数学题。 所以,…

    2024年6月20日
  • 国家电网认可的6所学校

    一、国家电网认可的6所学校 国家电网认可的6所学校分别为:上海电力大学、长沙理工大学、三峡大学、南京工程学院、沈阳工程学院、东北电力大学。 1、上海电力大学 上海电力大学,位于上海市,是中央与上海市共建、以上海市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,是教育部首批“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”试点院校。2021年本科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.5%。就业行业以电力、热力…

    2024年5月7日
  • 纸的发明是谁(纸的用途有哪几类)

    我们都知道:“纸”是湖南耒阳人蔡伦发明的。 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? 答案是这样的: 纸不是蔡伦发明的 但是,蔡伦改良了纸 造纸术也不是蔡伦发明的 但是,蔡伦改良了造纸术 蔡伦是个有贡献的人,但,纸不是他发明的,一码归一码,我们要实事求是。 中国历史上第一批低造价的、从经济上具备推广使用意义的纸,确实是蔡伦造出来的。 但是,如果论广义的纸,不考虑造价、不考虑实用…

    2024年7月1日
  • 奇变偶不变下一句(中国人都懂的暗号奇变偶不变)

    学生时代 让我们记忆深刻的 不止夏日的蝉鸣、操场的微风 还有一个又一个 朗朗上口、倒背如流的 知 识 点 你还记得多少呢? 语文 想当年 古诗词是最最最最难背的了吧 (没有之一) 竟然还有朋友在底下玩起了接龙~ 那小槑也在这里考考大家(填空题): ,其为惑也,终不解矣。 出自韩愈的《师说》 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! 数学 听到这两个字 你们有没有发…

    2024年6月23日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件:9519141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分享本页
返回顶部